close
本文章引用自此苦力的網路日誌
下面所有的字都是出自苦力的網路日誌
最近很需要這本書,家裡書已經放不下了,想看的書又太多,於是就上網找相關資料來看
很多人推薦這本書,很想看看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做你愛做,而不是你該做的工作  
Whistle While You Work – Heeding Your Life’s Calling

作者: 理查‧J˙萊德,戴維.A.沙匹羅/著

譯者: 胡洲賢

出版社:奧林
出版日期:2004 年 02 月 20 日
語言別:繁體中文
叢書系列:成功生涯系列
規格:平裝 / 240頁 / 15*21cm
普級 / 單色印刷 / 初版
ISBN:9570391391
出版地:台灣

編輯推薦 :

吹著口哨去工作

對於大部分人來說,「養活自己」是工作的主要動力,但也是讓自己無法在工作中獲得快樂的主要源頭。為了一份工作,為了一份薄薄的薪水,許多人忍氣吞聲,一邊埋怨,一邊卻還是乖乖的把工作完成,深怕惹火老闆,隔天就得捲鋪蓋回家。我想,要是用不著背負經濟壓力,相信許多人都會選擇逃離目前的工作崗位。

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真的不能維生?!小編認識一家人,家中的小孩成天看漫畫,不愛唸書,因此父母非常的擔心,怕沒有一技之長的他們長大之後無法賺錢養活自己。幾年之後,兩兄弟長大了,兩人合夥開了間漫畫出租店,以自己熱愛的漫畫維生,倒也賺了不少錢。

《做你愛做,而不是你該做的工作》書中說道:「當我們做的只是花時間去賺錢時,工作反而成為苦工;若工作變成一份苦工,那實在是可恥得很!」亞里斯多德也曾說:「追求幸福是生命的主要動機。」工作原本應該是帶來滿足,帶來快樂的工具,若因金錢而感到束縛或綁手綁腳,那就違反了生命的意義。

在迪士尼經典作品「白雪公主與七矮人」當中,白雪公主和前來幫忙的動物們在「吹著口哨去工作」這首曲子的旋律當中,愉快的完成了她們的工作。你呢,是不是也想感受一下「吹著口哨去工作」這種快樂的感覺? (文/焦小南)

內容簡介 :


  你是否曾經想過:長大後,要成為什麼樣的人?自己是不是有個天生就喜歡做的事? 做自己有興趣的事,應如何維生?打開與生俱來的天賦,並充分發揮,生命便有無盡可能。

  我們每個人就像顆橡樹的果實。不管是種在橡樹林、橘子園或甚至是丟在垃圾場裡,只要它得到必要的陽光和水,那顆橡實就會長成一棵橡樹。橡實長成橡樹的命運已深植體內,企圖讓橡實長成松樹,說不定反而會連帶毀了整棵樹。可惜許多人一生都努力長成其他不屬於自己本性的樹,阻礙了自己的成長。然而,命運卻仍繼續敦促我們尋求發展,變成一棵橡樹。這也就難怪很多人到最後都是在做有礙於自然成長的工作、過著彆扭的生活。

  「天職」,就是將天賦發揮出來的內在需求。你,知道自己的天職嗎?

  如果你是一顆橡樹種子,偏偏想長成松樹,當然是會長得很吃力又四不像。如果你是一隻海豹,你的天性就是在海中悠游。硬是要做特技雜耍人,當然會汗流浹背。

  順著你的天份跟天職,做你天生愛做的工作吧!


資料來源<博客來網路書店>



本書的原名為Whistle While You Work, 意思是吹著口哨工作.
我腸腸在幻想一個畫面

每天起床時
都是迫不及待的 想趕快去工作
一點都不會想賴床
上工前的交通中 心情也是愉快的哼著歌
開始工作後
是吹著口哨輕鬆愉快的

這種工作狀況
應該是電影裡才會有的

真實的世界裡
我想很難有人可以達到這種境界



身邊年齡相近的友人們
一提到工作
內容往往都是抱怨.抱怨跟抱怨
或是一些職場的甘苦談.八卦.等等

這也沒辦法.誰叫大家一天的時間之中
被工作佔據了絕大部分



初閱讀本書時 其實我有很多先入為主的觀念
像是我覺得這一類的書 ( 生涯開發.潛能開發. )
內容大多是在放屁
只會講一些理論 在實際生活根本做不到
或是一些怪力亂神的觀念

本書中提到一個詞彙<天職>
這種看起來有點不科學的字眼
我一向也是嗤之以鼻

不過我還是先拋開了自我成見
把這本書讀完了一次
在閱讀當中
慢慢的發現
作者對於書內容中
那些<我個人很有成見的部分>之內容
其實有一套他自己的解釋方式
而且其條理和邏輯都頗能令人信服

在<如何閱讀一本書>(HOW TO READ A BOOK)一書中有提過
閱讀書籍有數種的方式

我拋開了主觀意識
順著作者的思維和角度去看事情
果真書中所提的概念和想法
我逐漸可以苟同



書中不時會出現有一些
我覺得有頗意思的句子
像是<要是你無法逃走了,那就乾脆縱身投入!>之類的話語

裡面也有一些建議和練習
是類似行動研究法中自我省思的練習
可以幫助讀者對於工作的想法進行後設思考
以及檢討和反思的機會


內容中還有提到一個跟我專業相關的部分
是敘述一個給小學高年級學生
生涯規劃與社會認知的小遊戲

遊戲的方法是
給每個人發三張牌
三張牌之中

第一張代表的是<工作>
有的像是(年薪兩百萬的工程師).(年薪六十萬的公務員)

第二張代表的是<客觀關係>
如(父母雙全).(已婚.有兩個小孩.一家四口同住).(單親.獨自撫養兩個孩子)

第三張代表的是<居住環境與地區>

其目的是讓拿到牌的孩子(被決定好的人生)
自述其感受
公平與否? 滿足與否? 嚮往或是厭惡?

這也是讓孩子在即將進入青春期時
能對自己.社會和世界
有更深一層思考和認知

書中案例
是對著西雅圖一班六年級的孩子進行遊戲與訪談
指導者與孩子們的對話內容相當有趣

不過反射到台灣社會
不同的社會文化.人文
加上東方社會固有的集體潛意識

這遊戲放到台灣的孩子身上來用
應該又會出現不同的反應和效果



這本書雖然不是非看不可的難得好書
但是還是有許多可取之處
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去書店翻翻
或是跟我借吧!~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eenp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