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我不確定我是否患有聽覺過敏,或許是有那麼一點,但是還不致於到很嚴重(耳朵痛)的地步。

剛才我寫了篇日記,讓我抓狂很多次的東西,就是長期以來一直很困擾我的一個東西。

發揮我的好奇心加上研究精神,我找到一篇來自於台灣聽力學會的文章,沒想到竟然會有聽力學會這種東西,甚至還有聽力師。看完文章後,我覺得我找到了知音。心情也不再那麼差,待某個時間點,我想我一定會想去看耳鼻喉科,開始我的探索之旅。

甚至,我會試著看看這份天賦有沒有它的經濟價值。

編者小語

曾進興

 

本期的主題是「聽覺過敏」,這個主題似乎滿新穎的。編者本人從小也很敏感,對於聲音的容受度比起一般人還要小,因此如果身處噪音四伏的環境中,就會顯得焦躁不安。晚上睡覺也容易受些許的聲音干擾而難以入眠,如蟲鳴鳥叫、冷氣聲響、水滴電流、這些常人不會在意的聲音,對我來說卻是芒刺在背,難受已極。我的老二似乎也有同樣的困擾,因此在團體生活中就會顯得格外困難。我們不知是否符合聽覺過敏的診斷要件,但這個主題如果缺乏探討,比我們嚴重的人士,往往會遭到誤解;如果沒有適當的處置,身心也無法得到安寧。很高興張秀雯聽力師和陳正熹醫師能將這個主題寫得如此生動易解,應當有助於會員知識的提升。也期盼國內的專家學者能夠重視這個議題,開始進行一些相關的研究,以提出更有效解除這類患者疾苦的臨床策略。

 

 

聽覺過敏 (Hyperacusis dolorosa) 

陳正熹 醫師 

振興醫院聽覺醫學中心

陳正熹耳鼻喉科診所

 

如果對聲音響度的容忍度崩解 ( a collapse of loudness tolerance, Vernon & Press 1988 ) ,使得聲音刺激變得異常敏感,聽任何聲音都不舒服,即使是輕聲細語也覺得刺耳,我們稱之為「聽覺過敏」 ( hyperacusis dolorosa ) ( dolorosa 拉丁文: 「痛」)。

某位患者曾描述:談話中如有人嗓門大,雙耳馬上感覺緊繃,耳鳴浮現並有頭痛,至少 10 分鐘後才恢復,聽到突如其來的聲音(不一定很大聲),會有驚嚇反應,心跳加快,約 5 至 10 分鐘才逐漸平靜。

另有所謂「音樂人」,音感不錯,對樂音感覺敏銳,如稍有音準不對,五音不全,就受不了,幾乎要抓狂,這也算是另類的聽覺過敏。

聽覺過敏雖不太常見,一旦發生卻很困擾,有些病患不戴耳塞就沒有安全感,幾乎不敢出門,和耳鳴相比,更令人難以忍受,往往影響工作,一般社交活動也變得不可能。嚴重者可能波及邊緣系統( limbic system )的情緒反應以及自律神經系統,導致「害怕聲音」( phonophobia ),聽到聲音會激發恐慌( panic ),「聽」變成可怕的夢靨!

聽覺過敏和「響音重振」( recruitment )不一樣,響音重振者多伴有耳蝸性聽力障礙,聽覺的動態範圍( dynamic range )變窄,乃因耳蝸病變,尤其是外毛細胞的傷害所致。聽覺過敏者聽力檢查大致正常,因中樞聽覺系統的增益( gain )增強,抑制減弱,使得響度不舒適級( loudness discomfort level, LDL )降低。

臨床上,聽覺過敏並非很罕見,有不少疾病可能併發此症狀:

•  最常被提到的是耳鳴,所謂主觀特發性耳鳴( SIT, subjective idiopathic tinnitus )泛指聽到源於自己頭部來路不明的聲音,為一種虛幻的聽覺認知。由於中樞聽覺系統的增益增強,無聲變成有聲,感受到耳鳴,有人認為聽覺過敏就是此種耳鳴的前身( pretinnitus ),二者有所關連。

•  耳咽管開放症:耳咽管關閉不完全,中耳腔和鼻咽相通,共鳴腔變大,感覺有耳塞,聲音聽起來有回音,出現所謂「自聽增強」( autophony )現象,病患亦常抱怨聽覺過敏。

•  顏面神經麻痺:一般為病毒感染所致,若病變影響到支配鐙骨肌之神經分支,造成聽反射異常,會出現聽覺過敏。

•  手術治療耳硬化症時,須切斷鐙骨肌腱,術後聽反射消失,亦可能出現聽覺過敏。

•  外淋巴?管病例,內耳迷路之外淋巴液經由?管外滲至中耳腔,內耳呈現相對的內淋巴積水,對大聲音變得較難忍受。

•  梅尼爾氏病,乃內耳迷路特發性內淋巴水腫,病變初期常見怕聽大的聲音。

•  內耳迷路遭破壞導致重度耳聾的病例,除了聽障以外,常又抱怨聽到尖銳的聲音非常不舒服。

•  偏頭痛:不論有無先兆,即典型( classic )或是常見( common )偏頭痛,通常會出現怕吵,畏聲等症狀。

•  精神異常疾病中,例如憂鬱症或恐慌症,病患常合併有聽覺過敏或害怕聲音。

•  自閉症:自閉症的小孩把自己關閉在茫然空洞的自我世界中,不和別人發展關係。他可能對某些聲音聽力不足,但對某些聲音又特別敏感(聽力扭曲?),他會異常清楚聽到牆壁裏水管水流聲,或是樓上馬桶沖水聲,下雨時雨滴變得大聲,就像雷鳴。有的終日聽到血液在自身血管流動的聲音,或是自己的呼吸聲。甚至有人因不喜歡聽說話聲,所以不想開口說,以致學習語言困難。

為何會發生聽覺過敏並不清楚,大致可歸納為 4 種可能的假說:

(1) 5 - 羥色 胺 ( 5 – hydroxytryptamine; 5 – HT; Serotonin )假說:

由動物實驗得知,血清素( serotonim )會抑制前腦的聽覺刺激;腦部血清素含量降低,則會增強聽性驚嚇反應。耳鳴的發生很可能與中樞神經系統中 5 - 羥色 胺 (血清素)功能失調有關;在人體其他和聽覺過敏有關的疾病,例如:偏頭痛,也都呈現血清素低下。

(2) 神經活性鴉片類胜?( opioid peptides )假說:

源自側腦幹核的下行傳出神經軸索,接到內耳道之螺旋神經節樹突,這些傳出的「橄欖耳蝸束」功能仍未十分明瞭,除了乙 醯 ? 胺 外,它亦釋放出其他的神經活性鴉片類胜?物質,據信可增強聽覺靈敏度,在遇到危及生命的情況下,能促進高度的聽力警示狀態( auditory vigilance )。

(3) 上行聽覺系統之神經可塑性( plasticity )變化假說:

r – 氨基丁酸 ( r – aminobutyric acid; GABA )介導之神經元強烈抑制大腦聽覺皮層的神經活動,末稍聽覺系統的損傷則會引起由 GABA 介導傳入「下丘」的抑制作用減弱,增強了下丘神經元之聽性誘發電位,結果聽覺皮層內微弱的異常信號脫逸而出,這可能就是耳鳴產生的機轉。

上行聽覺系統之神經可塑性變化或功能重組會改變聽覺認知,由於自身的增益增加,抑制明顯下降,導致聽神經微弱的自發性活動過度增強,引起聽覺過敏。

(4) 耳蝸假說:

前述的各種內耳疾病,如:感音性聽障、梅尼爾氏病會合併聽覺過敏,故推斷其病因可能源於末梢聽覺系統 - 耳蝸。

聽覺過敏的治療非常棘手,國內曾有醫師以手術將患者之中耳聽小骨鏈破壞,蓄意造成傳導性聽力障礙,想要幫助患者降低聲音刺激的音量,然而結果卻不如意。這如同針對半邊顏面抽慉病患,以中耳乳突手術故意造成顏面神經的傷害,以人為的顏面神經輕癱( paresis ),企圖中和因顏面神經功能亢進所引起的顏面抽慉,理論上似乎有理,結果卻令人失望。

至於藥物治療方面並沒有所謂的特效藥,也很少嘗試,除了給予高單位的「維他命 B6 」,或補充「鎂」外,另有提及以「 Baclofen 」來治療, Baclofen 可抑制下丘神經元,故被用來治療上行聽覺路徑的病變,唯效果並不明顯。

針對聽覺過敏,目前主要的治療原則有 2 點:

•  以聽覺整合訓練( 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)做聽覺治療,將聲音去敏感化。

教導病患選擇自認最舒適的音量下,每天以耳機聽特別組合含各種頻率的混合音,這以粉紅噪音( pink noise )為佳,即各倍頻率能量相同的雜音,效果會比用白色噪音( white noise )好,即各頻率能量相同音,希望能重建對聲音的正常響度忍受性。

•  不要經常使用耳塞,避免過度保護耳朵。

因為戴上耳塞會篩濾掉低頻的周遭環境雜音,反而促使聽覺過敏漸漸惡化。病患可以自備簡易的聲壓計( sound level meter ),以 65 分貝音壓級( dB SPL )的音量為界,真正太大的聲響一定要避開,絕對不到吵雜的環境,低於 65 分貝音壓級時就不戴耳塞,希望能慢慢適應普通音量的生活環境,回復正常的生活。

 

 

聽覺過敏:給聽力師的訊息

 

張秀雯 聽力師

 

「我想要把我的耳朵弄 聾! 」這是 王 小姐來到醫院就診的原因。

王 小姐服務於公家單位。數年前的某天,她在辦公室的茶水間倒茶時,一位女同事氣憤的走入,並以高分貝的音量忿忿不平的訴說著工作上所遇到的不順。當下,此位同事大聲說話的音量已經讓 王 小姐覺得耳朵極度不舒服,所以她立刻要求同事將音量放低,然而同事仍然滔滔不決的訴說著,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音量。

當日下班回家後, 王 小姐立刻覺得耳朵不適,開始對聲音感到敏感,一般人覺得可以忍受的聲音對她來說都好像是轟天巨雷一般,舉凡洗澡淋浴時所產生的水聲、沖馬桶的聲音,吃飯時碗盤的碰撞聲等,這些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時常出現,對一般人一點都不會造成困擾的聲響,對她來說,每一次聽到這些聲音都彷彿有人拿著針刺她的耳朵般的痛苦。

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,聽到聲音就不舒服的狀況完全沒有好轉的跡象,這種「怪病」讓 王 小姐無法繼續工作,甚至連一般人生活中再平凡也不過的逛街、看電影、與朋友喝喝下午聊八卦這樣的娛樂也得放棄了!

對於臨床聽力師而言,每天例行的工作幾乎都是致力於檢測病患的聽力閾值,評估患者是否有聽力損失的狀況,讓患者瞭解重聽的原因及影響,並提供聽損者各種助聽輔具的訊息。從此角度看來,聽力師身兼的重任似乎僅限於協助聽損者踏入美妙的有聲世界而已。

事實上,在微妙 的 聽覺系統中仍有許多的領域等著聽力師們去探索 !在臨床上存在著一些,聽力完全正常,卻苦於聽到聲音的患者。這些患者被診斷為「聽覺過敏」( Hyperacusis ),他們對聲音響度的知覺異於常人,因此一般音量的聲音對他們而言經常是大聲且不舒服的。

本文從聽力師的角度來介紹「聽覺過敏」的現象,希望能提供聽力師們相關的資訊及正確的觀念,以期能加惠於聽覺過敏的患者。

聽力學檢查

在文獻上對於評估聽覺過敏患者所需的聽力學檢查,一致性的看法是純音聽力檢查、響度不舒適閾值( loudness discomfort level )、聲反射閾值( acoustic reflex threshold )等。視診斷上的需要,有時也會加入聽性腦幹反應(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)及耳蝸電位圖( electrocochleography , ECOG )等檢查項目。

在進行檢測時,聽力師們需謹記在心的是,您所面對的是一名對聲音響度異常敏感的患者,因此,某些檢測所使用的音量極可能引起患者不舒適的感覺。例如,嚴重的患者可能無法忍受聲反射閾值檢測過程中的刺激音量。

聽覺過敏程度分級

如同聽力損失程度可分為輕度至極重度,在文獻上亦有學者提出聽覺過敏程度分級的方式。下表整理出二位學者 Goldstein 與 Shultman 所提之建議。

 

表一、 Goldstein/Shulman 聽覺過敏程度分級

聽覺敏感程度

動態範圍

( Dynamic Range )

響度不舒適閾值

( Loudness Discomfort Level )

在所有的頻率均大於 60 分貝。

至少為 95 分貝。

輕度

在任一頻率為 50 至 55 分貝。

至少二個頻率為 80 至 90 分貝。

中度

在任一頻率為 40 至 45 分貝。

至少二個頻率為 65 至 75 分貝。

重度

在任一頻率最高為 35 分貝。

至少二個頻率為 60 分貝。

 

治療方法

在國外有許多的「耳鳴與聽覺過敏治療中心」( Tinnitus and Hyperacusis Center ),各家所奉行的治療方法各有其特色及理論基礎。以下謹介紹文獻上常提及之療法供大家參考。

耳鳴減敏療法( 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 , TRT )

由 Pawel Jastreboff 博士所創立,又稱為 habituation therapy 或 the Jastreboff method ,藉由二種策略來協助患者逐漸習慣對聲音過敏的狀況。第一種策略為心理減敏法( directive counseling ),透過與患者諮商的過程,逐漸移除患者對於聲音過敏現象所產生的負面聯結。第二種策略則是運用「低音量聲音產生器 / 助聽器」( low level sound generators and/or hearing aids )試圖減弱對聲音過敏時的神經活動,以協助患者逐漸改變對聲音響度的異常知覺,最終能適應日常環境的聲音。患者每天需使用此種助聽器至少 6 個小時以上。

聲音治療輔具( Sound Therapy Devices )

相對於聽力損失者所需配戴的助聽器,聽覺過敏的患者亦被建議使用某些特殊的治療輔具,以協助他們回復正常的聲音忍受度。這些所謂的聲音治療輔具可以分成二類:

•  特殊訂製的助聽器

利用助聽器對聲音壓縮的功能,將外界過大的聲音強度減弱至患者認為舒適的音量。當患者對於某些頻率的聲音過於敏感時,此種特殊的助聽器亦可過濾此頻率的聲音。

•  聲音產生器( sound generator )

此種聲音治療輔具會發出低音量的「粉紅噪音」( pink noise ),聽覺過敏的患者長期聆聽後,將可能改善中樞聽覺系統內對聲音異常「增益」( gain )的現象,並回復對聲音響度的正常知覺。此種粉紅噪音產生器在坊間被製成多種樣式供患者選擇,例如:音樂 CD 片、特殊枕頭( Sound Pillow )、桌上音箱或耳內型助聽器等。

耳塞的使用

對於聽覺過敏的現象,患者幾乎都被建議使用耳塞來阻擋聲音的過度刺激,然而,長期從事耳鳴及聽覺過敏治療工作的學者 Pawel Jastreboff 觀察到,過度 使用耳塞以避免聲音進入耳內可能導致聽覺過敏的情況惡化。其原因在於,耳塞的使用只會將進入耳道的聲音強度減弱大約 30 分貝。一般對話的音量將變成如悄悄話般的小聲,但是過大的聲音,如高達 100 分貝的聲音,仍將以 70 分貝的強度進入耳內。

" We cannot turn off our hearing. …Hearing must always be alert for our survival! "… If you wear an earplug then, the ear attempts to overcome this obstacle. " 以上節錄自網站( http://www.hyperacusis-info.org/ )的段落生動的說明了聽覺之於生存的重要性。這因為如此,當我們聽到某個聲音時,若這個聲音過於微弱,我們的中樞神經系統會啟動一個如同「放大器」( amplifier )的功能,將這個聲音加以放大,讓我們能清楚的辨識這個聲音。同樣的,使用耳塞降低音量亦開啟了這樣的功能。當不使用耳塞時,此功能隨即關閉,然而,過度使用耳塞則會加強此功能,其結果便是導致聽覺過敏的狀況趨於惡化。

筆者整理以上簡略的資訊供諸位聽力師參考,有興趣者可進一步在參考文獻及網路上查閱更多相關的訊息。筆者希望能透過此篇文章,讓更多的聽力師瞭解聽覺過敏的現象,藉此以協助那些痛苦不堪的患者。

參考文獻

Gold, S. L. (2003). Clinical management of tinnitus and hyperacusis. The ASHA Leader, vol 4, pp. 4-5, 23-25.

Jastreboff, P.J. & Jastreboff, M.M. ( 2000a ). 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 (TRT) as a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tinnitus and hyperacusis patients. J Am Acad Audiol 11: 162-177.

Jastreboff, P.J. & Jastreboff, M..M. (2000b). 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: An update. Audiology Online [On-line], Available:

http://www.audiologyonline.com/Artical

Katzenell, U., & Segal, S. (2001). Hyperacusis: Review and clinical guidelines. Otology & Neurology 22: 321-327.

Valente, M., Goebel, J., Duddy, D., Sinks, B., & Peterein, J. (2000).

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severe hyperacusis. J Am Acad Audiol 11: 295-299.

 

作者簡介

婦聯聽障文教基金會聽力師

振興醫院聽覺醫學中心顧問聽力師

國立陽明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博士班

美國聖路易華聖頓大學聽語科學研究所碩士

 

發行單位:中華民國聽力語言學會

協辦單位: 國立高學師範大學聽力學與語言治療研究所

編 輯 : 曾進興 教授

發行日期: 95/8/8

聽語學報:第十二期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eenpray 的頭像
    teenpray

    Teenpray@Taipei

    teenp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