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在多年前便得知有這麼樣一本書
然而卻沒有付諸行動去找來完整的看
現在因著自己對生涯及興趣的探索,
又再次從王浩威醫師位於udn的部落格
看到這個名詞
這次,先藉著電腦的方便,用google查閱了一下
想要先看看有沒有再詳細一點的內容
於是找到了這個網址
當然寫的人非常是用心的
我也沒有要濫用智慧財產權的意思
只是覺得好書應該多讓大眾知道一下
之前曾聽過龍華的楊正平總教官(現已自龍華退休,之前在輔大任職十多年)說
「上帝之所以讓人存在這個世界上
都有牠的用意,每個人之間都有彼此微妙的牽聯
每個人都可以對世界有所貢獻」
而這位遠在法國的bauby
他的著作不但對於心理治療方面有所貢獻
也讓身在台灣台北的我增廣了許多的見聞。
原文網址
書名:潛水鐘與蝴蝶
作者:Jean-Dominique Bauby
譯作:邱瑞鑾
推薦人:江玉雪 (原文作者)
出版社:大塊文化
本書的作者鮑比是法國著名女性雜誌ELLE的總編,
他才情俊逸、開朗健談、熱愛生命、事業如日中天,生活愜意自在。
然而卻在1995年底,突然腦幹中風,全身癱瘓,不能言語,只剩左眼還有作用。
他在語言治療師的指導,及出版社助理的協助下,靠著眨動左眼,
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寫下這本回憶錄。
鮑比以潛水鐘比喻自己因癱瘓而被囚禁在軀體裡的困境,而以蝴蝶像徵自己的心靈,
靠著想像力具有本質的自由。
他用最平淡的口氣談他的孤獨和哀傷,過去的枉然變成越來越深的記憶,
而此後則只是一點一點更多的失去。
他像一只繭那樣被封閉,卻讓回憶和感情彷彿蝴蝶般飛翔,
翅膀上滿載著令人掬淚的沉重。
他對殘存的生命充滿了不捨的愛戀,但一切的不捨卻又都只是徒然,
因而他書裏的纏綿就更讓人心疼。
鮑比在書中的最後一段說:
「在宇宙中是否有一把鑰匙,可以解開我的潛水鐘?
有沒有一列沒有終點的地下鐵?哪一種強勢貨幣,可以讓我自由?」
渺茫的希望未曾發生,他很快奔向了絕望的終點。
(版主補充:出書後兩天,鮑比便遺愛於人間)
「潛水鐘與蝴蝶」是一本哀而不傷的書,作者以令人動容的意志力,
化生存的絕望為文學的奇蹟。
閱讀本書可以讓人從中獲得重新面對生活中挫折的勇氣,及深思生命的意義,
一個人若空有身軀而毫無思想,
空有腦袋,而不知學習,生命之於他,又有何意義?
所以思想不應被禁錮,作者在失去行動能力之後,
仍能讓思想自由,而寫出這本書。
因此人類可以發揮潛能,完成不可能的事。
為了生命的意義和存在價值,我們應該把握現在及珍惜生命。
- Sep 18 Mon 2006 23:05
潛水鐘與蝴蝶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